中国制造背后,还有你不知道的事

2017-10-20 9:16:49      来源:      

2016年8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设计、拥有全面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行,时速达350公里,美观舒适且低能耗、零排放。

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搭载远征二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016年12月5日,世界首款一级踏步纯电动双层大巴,比亚迪K8S在深圳投放运营,自此中国新能源汽车遍布全球五大洲,3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60个城市……

当“中国制造”之美越来越多为世人称道,一股新生的力量值得被记住——中国工业设计。

新华网数据新闻记者挖掘和分析我国获得红星奖、IF奖和红点奖的优秀工业产品信息36900余组,探寻中国工业设计如何助力“中国制造”。

背景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sjxw/2017-01/11/c_129441019.htm

工业设计由产品研发初期介入,构画产品造型,定义其使用方式,帮助你我与各类产品融洽相处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价值。因而国际上将工业设计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龙头。

工业设计诞生于20世纪初,80年代初引入我国,并率先在众多高校开展理论研究;此后,聚集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原配件生产企业成为了工业设计理论的演练场,帮助实现了中国设计梦想从教育到产业的转移。

.广东

.浙江

.湖北

.四川

.重庆

.福建

.上海

.北京

浙江.

广东.

福建.

上海.

重庆.

湖北.

四川.

北京.

(图中标注地区为红星奖产品集中地区)

“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好产品很多来自这里……”

观察红星奖11年成果发现,工业设计扎根我国30余年之后,红星奖产品依旧集中分布在北京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分布集中且不均衡。北京、上海和深圳输出设计方案和制造成品相对较多,成为制造设计活动较活跃的城市;少部分产品来自东北,四川、武汉等内陆地区。370余件产品依托来自不同地区的制造-设计团队合作。佛山-福州、北京-深圳以及北京-杭州的合作团队获奖作品较多,均超过10件。

“这些地方为何不断产出好东西?”

工业设计诞生于蒸汽机驱动之下的工业产品创造热潮中,因而其发展程度与一个地区工业化程度密切相关。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田文苗副秘书长指出,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尚在体系化、产业化的过程中,未对我国制造业形成主导作用。东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现代制造业历史相对悠久且需求强劲,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而处在内陆地区的重庆、四川和武汉等地,为我国大型军工企业所在地,制造能力雄厚,企业内部具备发展工业设计的条件。

谈到工业设计对东北振兴的助推作用,田副秘书长认为,眼下工业设计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带动主要在于创新理念和方法,只有转变思维方式,才能实现突破。

“想做好产品?先进工厂少不了工业设计来添彩。”

那么,起源于制造业的工业设计如何服务于工业生产呢?——专业化设计服务公司以及企业内设计部门构成了工业设计服务的两股核心力量。(见下图)

1.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下称“红星奖”),发起于2006年,是中国唯一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奖项。

2. IF奖1953年发起于德国,被称为“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

3. 红点奖1955年发起于德国,为国际知名的创意设计大奖,与IF大奖齐名。

4. 其他奖项包括韩国GOOD DESIGN 奖,美国IDEA奖等获得以上奖项的产品兼具人文和商业价值,可以体现背后团队高品质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如右图)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国内外751个设计团队获得红星奖项,约七成为企业内设计部门,且有越来越多设计公司获得荣誉。

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组委会张芸皓女士介绍,近些年来,先前活跃在国外赛事的设计团队逐渐转向红星奖,而众多新兴团队在获得红星奖之后,走出国门,在国外设计赛事中获得佳绩——由中国设计制造的产品正在获得世界的认可,成为行业领跑者。

作为提供专业设计服务的乙方团队,设计公司具备更多经验和视野。早期生根于东南沿海,近几年在国家创新政策鼓励下,各类设计服务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并在初创时期就获得国内外行业荣誉。

另一方面,企业内设计部门的力量壮大,越来越多的产品获得国内外设计奖项。这些团队出自传统制造业,因而设计方案更加贴近工业生产。而在面对某些特定需求时,制造企业也会寻求与设计公司的合作,拓展自身产品架构。例如,苏泊尔公司在研发蒸汽球釜电饭煲时,与浪尖工业设计公司合作,产品成功上市并获得2016年红星奖。

“可是……为何那么多好产品上市不久就停产了?”

截止2016年,11届红星奖共评选出2240余件作品,除80余件原创概念型产品外,其余均投产并销售。红星奖产品多贴近大众生活,家用电器占有较大比例。但是,查询发现,大部分产品仍是昙花一现,并未形成迭代更新的产品系列。

埃迪森设计联合创始人王朋认为,企业往往推出贴合市场爆发点的产品,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通过优化形成产品系列具有长远意义。他介绍,设计团队会酌情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共享研发生产数据并收集用户反馈,指导产品迭代,但这样的做法尚处探索阶段。

ID=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2021号